8月6日,在洛阳东山宾馆主会议厅,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侯惠勤教授作了题为“如何落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的学术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化研究部主任金民卿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
侯惠勤教授说,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圆梦在即,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等空前严峻的困难与挑战。要应对这种局面,必须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个自信”,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
接着,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落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第一,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外生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化现象,而是全世界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带有政治性、实践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与其中国化成果不能割裂,是思想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第二,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地位。传统“中西马”的学科划分无法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所有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均应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话语权。第三,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进、渗透到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中。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个人为中心,坚决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
侯惠勤教授的报告主题明确、视野宽广、案例详实,有助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自身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