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安启念教授,在文科2号楼103教室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思想路向问题”的报告。报告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罗子俊主持。
安启念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幽默诙谐、异彩纷呈。他以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和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例,深刻揭示了“从理论原则出发看实践”和“从实践需要出发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两条根本对立的思想路向。他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就,主要是立足实践的需要去“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这既是由中国不同时期的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任务决定的,又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息息相关。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巨大成功正是在于立足于实践需要选取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实践任务的这种重大变化凸现了“从实践需要出发看理论”思想路向的重大意义。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新思想,是从新的社会实践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选择。
安启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及苏联、俄罗斯哲学。出版专著5部、译著3部、主编3部,发表论文数十篇。社会兼职方面担任中国苏俄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俄罗斯《自由思想——21世纪》杂志外籍编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