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杨光莅临河南科技大学,在学校开元校区学术报告厅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题作专题报告。河南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王亚洲和我校校长王键吉教授、校党委副书记苟义伦出席了报告会,全校学工干部和部分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校长王键吉教授主持。
杨光司长在报告中围绕“高校如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以及“新一轮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开展背景和主要任务”展开了阐述。他说,一所好的综合性大学,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尤为重要。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前瞻、预测、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作用,对人的发展具有引领、指导、启迪和认识的重要作用,对人类社会、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规范、矫正、营造和谐的重要作用。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这种认识非常到位。
就如何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杨光司长强调要遵循客观规律,加强科学管理,促进繁荣发展。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一要强化政治意识和方向意识;二要突出研究意识和学术意识;三要强调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四要注重环境意识和服务意识。此外还要正确处理好数量和质量,教学和科研,关注学术、人文精神和关注现实、服务社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小科学和大科学,重点发展和综合发展,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稳定和创新发展,严格管理和以人为本,规划管理和无为而治等多方面的关系。
在谈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时,杨光司长指出,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繁荣发展这一主题,着力解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实现发展” 这两大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和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继续实施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一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切实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普及水平,着力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二是适应学科发展交叉性、综合性的发展趋势和解决国家重大问题的需要,以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和推进方法创新为导向,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着力加强跨学科研究基地、社会科学实验基地建设,努力构建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核心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体系。三是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点和规律,确定重大领域、实施重大专项、培育学术精品、加强成果转化,不断完善项目类别,努力构建团队攻关研究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的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系。四是以信息化为手段,重点建设一批社会调查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库、基础文献数据库、案例集成库等专题数据库,建设一批中外文的权威学术网站, 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功能完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条件支撑体系。
报告会上,杨光司长还与参加报告会的学工干部和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
最后,校长王键吉教授讲话。他说,杨光司长的报告对河南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希望全校师生,特别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杨光司长的报告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做好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工作,书写河南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杨光,男,汉族,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至1997年,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党委青年部、社会科学处、校长办公室工作。1990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莱特大学作访问学者。1997年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管理司司长。1998年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司长,2001年任司长。200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进修。同年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至今。兼任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研究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风建设协调小组社科类学风建设办公室主任、教育部直属出版社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委员、孔子学院理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会理事。公开出版发表著作200余万字,主要有《如何提高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的阶段性和教育方针》、《我国考试制度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海外中文教育中的几个问题》、《美国高校财政拮据给我们的启示》等。
学生工作部 学科建设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