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8日晚19时,“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第二季第三期读书会在文科一号楼802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期读书会由2022级硕士研究生朱巧丽主持,由佟妍和王格格带领大家阅读《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法哲学原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读书会。
佟妍围绕《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和《法哲学原理》的写作背景、文章目录框架、重点段落理解三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的重要理论,首先,她介绍了两个文本的写作背景,从《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写作背景来看,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以阐述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为目的,从《法哲学原理》的写作背景来看,《法哲学原理原理》产生当时德国资产阶级面临国内外强大的封建势力,表现出又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屈服于封建势力的压力的两面性特征。其次,她简要说明了两个文本的整体框架。最后,她对两个文本进行重点解读。
王格格解读《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重点围绕“人的解放”讲解了“现实的人”到“从政治解放到人到解放”以及“实现人的解放的力量和路径”三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超越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影响,与青年黑格尔派彻底决裂。第二,马克思认为,鲍威尔力求的政治解放只是不彻底的人的解放,而是人的解放的一个历史环节,其并未根除宗教,仅仅是把宗教从公共领域驱逐到了私人领域。第三,实现人的解放应该是以科学的革命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为现实路径的。
袁彩云、王婷、段天娇和卢怡好以两位分享人的具体内容为切入点,尤其对“虚空”“人的解放”做了重点评析,并对“世界的样貌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一论断进行深入地思考。
本次活动大家对于以上四个文本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认识和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激励我们持续加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