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理论认识、加强学风建设、营造读书氛围,4月2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文科一号楼s316教室开展2022级本科生“博学·坊”--关工委--第一期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22级学业指导老师孙慧敏主持,22级全体本科生参加,会议邀请了我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俊国教授。
此次读书分享会分为学生汇报和老师点评两个环节。在学生汇报环节,老师采用抽签方式抽取了五名同学,依次上台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顾雨晴同学从文章写作背景入手,分析了作者的核心观点,最后阐述了《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顾雨晴同学指出,要阅读原著,以史明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和(与)共产主义的信念,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之江新语》是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发表的短论。岳芝琳同学从该文章的主要概况、写作背景和核心内容出发,分析了本书写作特点和风格,并呼吁同学们要多读书,积累知识。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在说话和写文章时言之有据,斐然成章。她勉励我们要与时俱进,勤于思考,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成为建功新时代的强大青春力量。
汪子晴同学分享的书籍是楼宇烈先生的《中国的品格》,她结合作者对中国的品格的分析以自己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最后她强调青年应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丽篇章。
刘金晖、丁一帆、李鹏真同学分别向大家介绍了《哲学的贫困》、《如何阅读一本书》、《伦理学是什么》,引起现场热烈讨论,激发了同学们的读书热情。
随后我院关工委副主任张俊国教授对我院开创的“博学·坊”读书会称赞有加,他强调建立知识型社会的最佳途径是阅读。因此读书会是一种在于拓展视野、宏观思维、知识交流、提升生活的活动。给学生以丰富的滋养,让他们走向优秀。读书会可以分享别人的经验,倾听别人的说法,提供不同的学习、思考,甚至生活的途径,主动参与,养成习惯。读书会也能让参与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书本中所讲述的内容。对于参加这种活动的人来说,可以通过交流讨论活动,与其他成员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可以从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素养。
最后,孙老师对本次读书会作总结发言。她对大家的阅读分享进行了点评,同时指出,阅读原著经典要有主题、有逻辑、有思考。希望同学们在会后依据老师的建议继续修改完善,巩固本次读书会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