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正文

博·学坊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2025级研究生第一期读书分享会

时间:2025-10-24 15:29       发布人: 

2025年10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25级研究生在文科一号楼802会议室举行“博·学坊”第一期读书分享会。本次读书分享会聚焦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

会议伊始,召集人张可鑫同学简要介绍了这部著作。《手稿》是马克思于1844年撰写的一部未完成的经济学哲学著作,1932年首次以德文原文出版。《手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它的写成是新世界观萌芽前的最后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

首先,主讲人杨颐同学介绍了《手稿》的写作前提和主要内容,并对异化劳动的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即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以及人同人相异化。她根据评议人蒋佳潼同学、韩文峥同学所提出的当今社会“996”工作制度下,是否仍存在异化现象的问题进行简要解答。

其次,主讲人杨慧丽同学进一步介绍了《手稿》中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观点,即共产主义是扬弃私有财产的现实运动,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必然的环节,以及《手稿》在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提供重要理论指导。她根据评议人申玉洁、龚洁雨、陈祎佳同学所提出的如何评价马克思在《手稿》中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和对费尔巴哈哲学成就的肯定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回答。在她看来,马克思的批判不是全盘否定,而是一种“扬弃”。马克思首先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的伟大之处,然后揭示了其根本缺陷,即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犯了根本性的颠倒错误。在完成了对黑格尔的批判后,马克思高度赞扬了费尔巴哈,认为他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是真正克服了旧哲学的人。

接着,任金帅副院长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深入点评与悉心指导。他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分享过程中展现出的积极思考与活跃思维,针对同学们关于《手稿》的解读,从专业视角指出了亮点与可提升之处,并强调在研读经典著作时,可以抓住其中的某一点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当今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探讨,为自己日后的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最后,召集人张可鑫同学对本期读书会进行总结,《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仅是一部理论著作,更是我们审视当代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通过深度研读,同学们不仅开阔了学术视野,更点燃了关切社会的热情,筑牢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级硕士研究生“纪法与青春同行”专题座谈会

关闭

版权所有2016-2021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编: 471023 地址: 中国 河南 洛阳 洛龙区 开元大道263号 联系电话: 0379-6423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