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 >> 正文

一场特殊的思政课

时间:2021-04-30 10:10       发布人:宣传部 

这个春天,洛阳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穿一线锦绣,连一城繁华,跳动着城市文化传承、转型发展、民生福祉最强劲的脉搏。

从牡丹广场站到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再到涧西老工业基地……19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百姓看变化 永远跟党走”主题活动举行“坐着地铁看变化”特别活动。来自驻洛高校的师生代表以“乘坐地铁+现场参观+思政课辅导”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课堂搬到城市建设一线、历史文化遗址和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教学中目睹洛阳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回顾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更加坚定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人民的城市

课堂:地铁1号线牡丹广场站

主讲人: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璐

午后时分,师生们首站来到地铁1号线牡丹广场站。阳光透过巨幅玻璃牡丹画照进地铁站,明亮而温暖。在车站大厅内,张璐“开讲啦”。

“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洛阳成为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中首个开通地铁的城市。地铁建设不仅创造了‘洛阳速度’,还实现了‘洛阳地铁洛阳造’。就在刚刚,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克服下穿洛河的‘世界级’施工难题,实现全线‘洞通’,很快我们就能坐上2号线了。”张璐的开场白,带给大家满满的自豪感。

“地铁开通运营,不仅仅是交通出行选择的变化,更代表着新兴生活方式的开始和城市建设品质的提升。”作为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张璐回顾了洛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沧桑巨变。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出行基本靠走”到改革开放后公共交通的起步发展,特别是这些年,和地铁建设同步,古城快速路、王城大道快速路相继通车,望朝岭立交、唐寺门立交等拔地而起,让每一个洛阳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张璐坦言,每一项工程的背后,都有披星戴月、攻坚克难的艰苦奋斗,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

“1948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中写道:城市已经属于人民,一切应该以城市由人民自己负责管理的精神为出发点。” 张璐说,洛阳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顺应人民群众对幸福宜居的新需求、新期盼,从大交通到小游园,从“乐道”到城市书房,把城市建设的“工笔画”越画越美丽,让“共享”理念直抵人心。

从牡丹广场站出发前往应天门站的途中,第一次乘坐地铁的洛阳理工学院学生杨佳欣难掩激动之情:“如同又快又稳又舒适的地铁,生活学习在美丽宜居的洛阳也是一种享受。”

文化的滋养

地点: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应天门遗址博物馆

主讲人:洛阳师范学院文化学者安锋

走出地铁1号线应天门站,踏上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北广场,环顾四周,应天门、明堂、天堂、九洲池等景点构筑的“国际文化矩阵”气势恢宏、蔚为壮观,让每一位师生在历史和现代的穿越中感受一眼千年、古今辉映的城市魅力。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去年世界瞩目的央视中秋晚会吗?就是在我们脚下这片厚重的土地上演绎的。”安锋娓娓道来。“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安锋认为,沉睡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从地下“走”到地上,融入时代、融入生活,就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最好例证。

在这堂“文化传承思政课”上,安锋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最早中国”讲到隋唐洛阳城的盛唐盛世,从“东方博物馆之都”讲到“古都夜八点”“古都新生活”,全面生动展现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洛阳模式”和文旅融合的崭新探索,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文化优势是洛阳最深厚、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如今,当古老的文化绽放新的魅力,洛阳‘古今辉映’的独特气质令人神往,也为身处这座文化之城的每一个人呈献了一场‘诗和远方’的盛宴。”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王淄感慨。

发展的活力

地点:东方红农耕博物馆

主讲人:河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副主任刘晓丽

从国产第一代履带拖拉机到中国第一代小型轮式拖拉机,再到国产最先进的大型拖拉机……置身于东方红农耕博物馆,一台台农业机械见证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也引起了师生们共同的兴趣。

“新中国成立后,洛阳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洛拖、洛矿、洛轴等‘共和国长子’在这里落户,奠定了洛阳雄厚的工业基础。”刘晓丽的讲述,把大家带回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伟大梦想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站在国产第一代履带拖拉机旁边,刘晓丽深情讲述了“海归工程师”刘寿荫的感人故事。

20世纪50年代,广大农村依旧采用“二牛抬杠”的落后耕作方式。一拖建厂初期,身在美国的刘寿荫怀揣一腔“让中国用上最先进的拖拉机”的报国热情,放弃国外优越生活,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此后,他扎根一拖,数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创造了共和国农机发展历程中的许多“第一”。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大家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刘晓丽有感而发。新时代的洛阳大有可为,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都市圈和现代化强市建设“开足马力”,期待着同学们学有所成、勇挑重担,让青春梦与洛阳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上一条:党建+红色微循环”引领城市社区治理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 献礼建党一百年

关闭

版权所有2016-2021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编: 471023 地址: 中国 河南 洛阳 洛龙区 开元大道263号 联系电话: 0379-6423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