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王云红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8年7月9日
所授课程:《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大学人文专题教育》
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政治史、法律史与河洛文化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1] 《河洛地区新见民间契约文书整理与研究》,2017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 《流放制度与新疆流人研究》,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疆流人史与流人研究”子项目。
[3] 《河南近代契约文书与地方社会规范研究》,2016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代表性论文(2013年以来)
2013年
[1]《论河洛地区关公信仰的区域社会功能》,《河洛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研究》,白山出版社2013年8月版,独著。
[2]《中国的“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与发展》,《兰台世界》(中文核心)2013年12期,独著。
2014年
[3]《河南特色手工艺集群化发展的思考——以洛阳地区为例》,《经济论坛》2014年第5期,独著。
[4]《论清代流放人犯的递解》,《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独著。
[5]《理工类高校人文讲座品牌化的思考》,《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独著。
[6]《谈洛阳白马寺“白马”》,《文史杂志》2014年第5期,独著。
2015年
[7]《清代中原地区立嗣民事习惯问题》,《中州学刊》2015年第5期,独著。
2016年
[8]《晚清豫派律学的再发现》,《寻根》2016年第1期,独著。
[9]《金兰谱与中国传统结义习俗》,《寻根》2016年第3期,1/2。
[10]《中国传统民间契约履约机制探析》,《公民与法》2016年第7期,1/2。
2017年
[11]《周公:中国早期礼法传统的奠基者》,《公民与法》2017年第1期,独著。
[12]传统契约文书与中国人的契约观念》,《学术探索》2017年第5期,独著。
[13]《中国传统契约的内容、类型与结构探析》,《故纸拾遗》第六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2/2。
2018年
[14]《近代河洛地区施地碑与施地民事习惯问题》,《中州学刊》2018年第1期,独著。
[15]《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与香料输入》,《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1/2。
[16]《洛阳“圣地圣城说”考论》,《社会科学动态》2018年第2期,独著。
[17]《论清代魏碑的复兴及其文化意义》,《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2。
[18]《武则天时代的投献干谒之风及其影响》,《一代明君武则天》,中国文史出版社2018年7月版,独著。
[19]《理工类高校人文讲座品牌化的思考》,《通识教育》 第五辑,长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独著。
2019年
[20]《清代官员惩治体系中的 “效力赎罪”问题》,《历史档案》2019年第1期,独著。
[21]《贾谊:西汉封建社会的顶层设计家》,《贾谊思想的当代意义》湖南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独著。
[22]《忠义传家:豫商家族的典型代表河洛康家家风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1/2。
2020年
[23]中国法律史上的失踪者:晚清豫派律学家群体考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独著。
[24]华北民间契约文书中的家庭养老民事习惯问题,《中国农史》2020年第4期,独著,该文被《新华文摘》2020年第24期进行论点摘编。
[25]民国时期的工程师节与大禹形象塑造,《天中学刊》2020年第4期,独著
2021年
[26]《黄河“水”文化与黄河文化地标》,《中原智库2021》,河南人民出版社 2021年10月版,独著。
[27]《清代黄河河神黄大王形象塑造探析》,《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2。
[28]《刻在石头上的黄河——黄河水利碑刻漫谈》,《河南教育(基教版)》2021年第9期,1/2。
专著与教材:
[1]《流放的历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6月版。
[2]《清代流放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版。
[3]《清代流放制度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年2月修订版。
[4]《河南法律史》(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9年11月版。
[5]《黄河流域水利碑刻集成(河南卷)》六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6] 《河洛民间契约与地方社会秩序》,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